“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”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……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,千百年来,人们寄情田园、赞美田野,祝福家乡。这些乡村场景散发着恬静和美好,形成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然而伴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迅速推进,传统社会解体,生活方式改变,乡村文化式微。面对此种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,既要立足当下,传承文化精髓,也要展望未来,创新文化形式,方能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,才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。
发展乡村文化,要立足当下,做好传承。乡村是中国的基石,乡村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、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。乡村文化资源丰富,但一直以来处于角落之中,同时由于思想观念滞后,缺乏保护机制等,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不足,影响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。事实上,存活至今的乡村历史文化,皆有存在的当代价值,继承这些“活着”的文化,需要打造专业人才队伍,深挖文化资源,健全体制机制,强化宣传教育引导,发挥乡土文化能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,通过项目补贴、资助等方式调动民间艺人积极性,让更多的人在亲近中了解其伟大之处,筑牢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屏障。
发展乡村文化,要展望未来,不断创新。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。”这句话启示我们创新的重要性。做好“新”与“旧”的结合文章,需要在内容上能够凝聚群众、引领群众,在形式上喜闻乐见,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,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,让优秀文化真正走入群众的生活中。正如曲阜通过“两创”助力传统文化蓄势破圈,打造山东手造亮丽名片,正是通过不断创新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的典型证明。短视频承载乡村文化的破圈方式,同样也是乡村文化在持续迸发创新活力。因此,要创新传播方式、创新演绎形式,更要突破传统途径,进一步弘扬传统民俗、发扬乡村文化。
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,这样的愿景,不仅仅是好山好水,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。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,记忆需要留续,用文化振兴,塑好乡村的魂,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。
政道教育 | 人事考试资料网 | 政道名师 | 安徽公务员 | 国家公务员 | 事业单位 | 选调生 | 大学生村官 | 三支一扶 | 教师 | 遴选
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© 2018-2023 ahrsksw.net 皖ICP备1801256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