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安徽公务员 > 行测资料 >

2024年安徽省考笔试真题预测:定义判断(2.28)

发布时间:2024-02-24 20:04 | 安徽政道公务员 | 咨询QQ


微信群

  1.同时履行抗辩权,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。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的请求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,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。
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属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是:

  A甲从乙处购买汽车一辆,在甲没有支付价款前,乙不交付汽车

  B甲、乙约定各自出资100万成立丙公司,甲没有出资前,乙也不予出资

  C甲向乙借用了相机,随后乙向甲借用了手机,甲未归还相机,乙不归还手机

  D甲、乙约定甲免费赠送乙一幅名画,在乙没有支付运费之前,甲不予交付给乙

  2.技术转移是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在不同国家之间、地区之间、各种机构和单位之间、科研与生产之间以及个人之间输入与输出的过程。
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属于技术转移的是:

  A刘教授向学生传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

  B小张通过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方法

  C王工程师赴德国学习新的轴承生产与维护技术

  D李技术员下乡为农民解决虫害防治的实际问题

  3.知觉恒常性是指,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,我们的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。即对物体某种特性的知觉,在外界条件与感觉信号输入改变时,仍保持常定的倾向。
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未体现出知觉恒常性的是:

  A在观察一本书时,不管从正上方看还是从斜上方看,看起来都是长方形的

  B一个成人从近处走向远处,眼睛看到的人像虽然相应缩小,但不会把他当成儿童

  C室内的家具,在不同色光照明下,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

  D古语说:窥一斑而知全豹,就是通过豹子的一个斑点,就可以得出这个动物是豹子

  4.乡愁经营指那些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,将地方饮食推向市场,在古村落搞商业开发活动,将能够聚集“乡愁”的资源转化为商品与服务的经营行为。
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属于乡愁经营的是:

  A某皖南村落借助历史传说,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山边建设了成片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房屋,开办“农家乐”餐馆,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赏景消费

  B某市进行大面积危旧房屋改造,将大量明清风格的危旧房屋全部拆除,高标准兴建高新技术开发区,吸引众多海内外投资

  C某地小吃享有盛名,地方政府近来兴建小吃城,不但引进本地小吃,而且还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,然而,前来品尝的食客并不见多

  D某市计划将一坐落在僻静悠远深山里的古镇打造成一座新城,为此他们请来了国际著名的设计师,投入巨资建设

  5.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,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,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,目前约有三亿人。

  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画横线部分不属于新市民的是:

  A小张2017年从乡下来到省会城市做快递员,理想是在本市安家立业

  B老李夫妇在其女儿读书的大学附近租门面做生意,不打算回农村老家了

  C小王2015年到市里工作,户口随即解决,今年想把乡下父母接来同住

  D黄婆婆体弱多病,她女儿是大学副教授,把黄婆婆从农村接到自己家里治病养老

 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:

  1.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

  “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”、“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的请求”、“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,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”。

  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

  A项:甲从乙处购买汽车,发生了买卖行为,适用同时履行抗辩制度,约定买卖后买方负债体现为欠卖方钱,卖方负债体现为欠买方货品,符合“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”,在甲没有支付价款前,乙不交付汽车,符合“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,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”,符合定义,当选;

  B项:甲、乙约定各自出资100万成立丙公司,资金是需要给公司的,没有互负债务,不符合“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C项:甲向乙借用了相机,随后乙向甲借用了手机,甲未归还相机,乙不归还手机,甲借还相机和乙借还手机之间不是基于同一件事、同时发生的债务,因此也不需要同时履约,不符合“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D项:甲免费赠送乙一幅名画,因乙未支付运费,甲就不予交付给乙,没有互负债务,不符合“当事人互负债务,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,应当同时履行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。

  故正确答案为A。

  2.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

  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”、“在不同国家之间、地区之间、各种机构和单位之间、科研与生产之间以及个人之间输入与输出”。

  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

  A项:刘教授向学生传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,不符合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B项:小张通过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方法,不符合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C项:王工程师赴德国学习新的轴承生产与维护技术,符合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”、“在不同国家之间输入与输出”,符合定义,当选;

  D项:李技术员下乡为农民解决虫害防治的实际问题,虫害防治的实际问题未体现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,不符合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。

  故正确答案为C。

  3.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

  “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”、“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”、“对物体某种特性的知觉,在外界条件与感觉信号输入改变时,仍保持常定的倾向”。

  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

  A项: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本书,符合“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”,不同角度看起来都是长方形的,符合“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”,符合定义,排除;

  B项:从近处和远处分别看一个成人,符合“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”,远处看人像虽然缩小,但不会觉得是儿童,符合“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”,符合定义,排除;

  C项:不同色光照明下的室内家具,符合“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”,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,符合“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”,符合定义,排除;

  D项:通过观察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就可以得出这个动物是豹子,整个过程中客观条件并没有发生改变,也没有体现出知觉印象的稳定性,不符合“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”、“知觉印象在相当程度上,保持着它的稳定性”,不符合定义,当选。

  本题为选非题,故正确答案为D。

  4.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

  “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”、“将地方饮食推向市场,在古村落搞商业开发活动”、“将能够聚集‘乡愁’的资源转化为商品与服务”。

  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

  A项:某皖南村落借助历史传说,符合“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”,建设徽派建筑风格的房屋,开办“农家乐”餐馆,吸引游人赏景消费,符合“将地方饮食推向市场,在古村落搞商业开发活动”、“将能够聚集‘乡愁’的资源转化为商品与服务”,符合定义,当选;

  B项:某市将大量明清风格的危旧房屋全部拆除,不符合“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C项:某地小吃享有盛名,地方政府兴建小吃城,不符合“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;

  D项:某市计划将坐落在深山里的古镇打造成新城,不符合“凭借历史典故、自然风光发展旅游”,不符合定义,排除。

  故正确答案为A。

  5.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

  “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”、“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”。

  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

  A项:小张从乡下来到省会城市做快递员,说明是因本人就业来到城镇常住,符合“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”,理想是在本市安家立业,说明目前未获得当地户籍,符合“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”,符合定义,排除;

  B项:老李夫妇在女儿读书的大学附近做生意,不打算回农村老家,说明是因子女上学来到城镇常住,符合“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”,符合定义,排除;

  C项:小王到市里工作,说明是因本人就业来到城镇常住,符合“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”,但2015年工作后户口随即解决,说明获得当地户籍已满三年,不符合“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”,不符合定义,当选;

  D项:黄婆婆从农村到女儿家里治病养老,说明是因投靠子女来到城镇常住,符合“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”,符合定义,排除。

  本题为选非题,故正确答案为C。


推荐课程

2024年安徽公务员/选调生面试培训辅导班

政道教育一年上岸基地班火热报名中

最新招考

辅导资料

政道教育 | 人事考试资料网 | 政道名师 | 安徽公务员 | 国家公务员 | 事业单位 | 选调生 | 大学生村官 | 三支一扶 | 教师 | 遴选

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© 2018-2023 ahrsksw.net 皖ICP备18012567号-2
合肥总部: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1-6层 咨询电话:0551-62872711 / 0551-62872719 / 15256017532 / 0551-62872711
蚌埠分校:蚌埠市龙子湖区海亮广场9-106三楼(蚌埠南站正西对面) 咨询电话:15556057631
安徽财经大学咨询点:东校校内北苑7号宿舍1楼中国移动营业厅
安徽科技学院咨询点:龙字湖校区 校内中国电信营业厅
铜陵分校:铜陵市铜官区镜湖路396号一楼 咨询电话:17356576309

联系电话

  • 任老师:

    15256017532

  • 固定电话:

    0551-62872711